市工信局2024年度市政府重点工作四季度进展情况
序号 |
工作任务 |
牵头责任单位 |
责任科室 |
进展情况 |
(2) |
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%左右。 |
市工信局 |
运行科 |
2024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9.9%。 |
(4) |
培育更多千亿级产业。 |
市工信局 |
运行科会同盐业科 |
印发《芜湖市智能家电(居)产业双招双引2024年工作推进方案》,举办第十五届中国(安徽)国际家用电器暨消费电子博览会,达成合作意向20余个,在专项对接会中采购商和展商达成的意向采购金额超2000万元。2024年芜湖市智能家电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056亿元,同比增长8.9%。 |
(11) |
全面优化整合政策体系,统筹好规划、财政、产业、科技、金融等政策工具,放大组合效应。 |
市工信局 |
投资科会同各业务科室 |
已修订并印发《芜湖市财政支持智造名城若干政策》,制定2023年度“智造名城”政策实施细则并组织开展政策申报,即将开展2024年度“智造名城”政策实施细则制定工作。 |
(13) |
出台实施支持中小微企业纾困及制造业、科技创新、生产性服务业等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。 |
市工信局 |
运行科会同中小科 |
《芜湖市贯彻落实〈安徽省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〉实施方案》6月3日以芜湖市发展民营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名义印发,印发后我局认真开展政策宣传解读,积极推动贯彻落实,并督促各单位定期报送工作进展。全市民营经济平稳发展,民营企业实力不断增强,安徽楚江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再次上榜2024年度中国民营企业500强,位列第264位。 |
(22) |
强化制造业投资的关键支撑,加快建设新型显示模组、光储一体新能源产业基地等重大项目。 |
市工信局 |
节能科、软件科 |
新型显示产业关键基础技术方面取得突破,长信科技超薄玻璃、柔性可折叠超薄玻璃盖板突破技术封锁,大力推动柔性显示产品的发展;聚飞光电Mini背光模组实现量产,促进超高清视频行业快速发展与创新。 |
(24) |
增强民间投资活力,为民营企业参与新型基础设施、战新产业创新载体等领域建设创造条件。 |
市工信局 |
中小科 |
已将《芜湖市促进民间投资行动方案》部分内容写入《芜湖市贯彻落实〈安徽省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〉实施方案》,积极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各项投资。 |
(44) |
加快推进空调压缩机、智能电气等项目建设,打造千亿级智能家电产业集群。 |
市工信局 |
盐业科 |
1. 奥克斯空调压缩机项目设备安装调试已基本结束,正在进行试生产,预计2025年3月份正式投产。 2.印发《芜湖市智能家电(居)产业双招双引2024年工作推进方案》,举办第十五届中国(安徽)国际家用电器暨消费电子博览会,达成合作意向20余个,在专项对接会中采购商和展商达成的意向采购金额超2000万元。2024年芜湖市智能家电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056亿元,同比增长8.9%。 |
(45) |
培育和创建省级以上绿色工厂10家以上。 |
市工信局 |
节能科 |
2024年新创建省级绿色工厂11家,推荐申报国家级绿色工厂8家。 |
(48) |
建设特种电缆产业技术研究院,推动一批重点特材和新能源汽车电缆项目投产,打造全国最大的数字化特种电缆产业基地。 |
市工信局 |
企服科 |
将电线电缆行业纳入芜湖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行业,以产业链“延链、补链、强链”为目标,推动上下游产业链延伸发展,持续壮大产业规模体量。积极推动电线电缆企业进行转型升级,组织华宇、华能、新科、尚纬等企业高管赴湖南省最大的电线电缆企业金杯电工开展对接,观摩学习数字化转型实践经验。 推动电线电缆企业质量提升,开展首席质量官培训活动,支持优质电线电缆企业进行商谈对接,积极参与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,开展全面合作。 |
(50) |
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制造产业,重点引育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整机及核心零部件企业、高精尖智能装备企业,加快推进工业机器人超级工厂等项目建设,创建国家级工业机器人技术创新中心。 |
市工信局 |
汽车装备科 |
第八届安徽省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芜湖市共组织28人参赛,2024安徽省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暨(芜湖)产需对接会于2024年12月5日-6日在芜湖举办。 |
(55) |
新能源产业,支持海螺在“双碳”技术等优势领域开辟千亿级新赛道,加快推进光伏组件、全钒液流电池、制氢电源等项目建设。 |
市工信局 |
节能科 |
荻港海螺1条2000吨/天水泥熟料生产线和白马山水泥厂1条2000吨/天水泥熟料生产线置换至池州海螺,退出产能生产线拆除均已顺利通过省工信厅验收。 |
(56) |
交通运载装备产业,以芜湖造船厂为龙头,推进绿色智能船舶产业体系协同发展;打造以单轨车辆和自动旅客捷运系统车辆制造、检修为核心的轨道交通产业链。 |
市工信局 |
汽车装备科 |
芜湖麦可威电磁科技有限公司“紧凑型准单能伽马源高压脉冲调制器”等21个项目获评2024年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。 |
(58) |
引育一批前沿新材料、氢能和新型储能、通用人工智能、生物医药等领域成长性强的初创型企业。 |
市工信局 |
节能科 |
安徽海螺洁能(全钒液流电池储能)江北科技产业园项目,厂房和研发楼已建成;安徽安瓦新能源5GW半固态电池项目已进入设备调试阶段。 |
(62) |
实施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和中小企业数字化工程,滚动实施亿元以上技改项目150个以上,完成“四化”诊断服务企业400家。 |
市工信局 |
投资科会同中小科、互联网科 |
2024年滚动实施亿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187个,完成400家规上企业数字化诊断。 |
(63) |
加快全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,推动省级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和典型示范项目建设。 |
市工信局 |
投资科会同互联网科、软件科、汽车装备科 |
首批2个省级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和9个典型示范项目已完成建设评估,并获得第二批省级奖补资金。2024年,新增获批2个省级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,11个典型示范项目。 |
(64) |
培育省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20个以上,争创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和示范工厂5个以上。 |
市工信局 |
汽车装备科 |
全年新增省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17个,推荐信义节能玻璃(芜湖)有限公司、芜湖美的智能厨电制造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申报2024年度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。 |
(65) |
发挥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作用,引导中小企业上云700家以上。 |
市工信局 |
互联网科 |
完成市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运营期验收,运营期间举办各类供需对接活动63场。目前平台已引入工业APP232款,浏览量达到125万次,访客数量达到20万,平台注册企业1096家。1-12月全市新增上云企业938家。 |
(66) |
争创国家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。培育省级以上“专精特新”企业120家以上,力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有新突破。 |
市工信局 |
中小科会同产法科 |
1.2024年共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9户;新增中央财政支持重点“小巨人”企业8户;有104户企业入围安徽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公示名单。 2.2024年新增制造业单项冠军省级培育库入库企业7家,累计在库企业25家,居全省第2。 |
(67) |
提高单位空间产业集聚度,开工建设高标准厂房330万平方米。 |
市工信局 |
运行科 |
高标准厂房已开工项目总面积446.7万平方米。 |
(68) |
加快“亩均效益”提档升级,扩展评价结果在项目落地等方面的运用。 |
市工信局 |
运行科 |
完成2023年度亩均效益评价工作。弋江区、无为市、湾沚区、鸠江区入选全省亩均效益领跑县(市、区)名单,江北集中区、鸠江经济开发区、无为经济开发区入选省级经济开发区亩均效益领跑者名单,经开区入选国家级经济开发区领跑者名单;全市28家制造业企业入选全省首批制造业企业亩均效益领跑者名单。 |
(219) |
持续优化“1%工作法”,做优为企服务生态圈。 |
市工信局 |
产法科 |
1.强化统筹协调,年初制定印发《2024年服务企业“1%工作法”工作要点》,明确全年七个方面41项重点工作任务,推动各载体部门聚焦影响企业成本的因素持续精准发力。 2.持续打造场景案例,分季度常态化开展金牌案例评选,充分发挥金牌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,深度挖掘一批企业服务典型案例和场景。2024年评选金牌案例24个并以专报形式印发推广。 3.做好产需对接。2024年以来围绕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开展产业供需对接活动14场,参与企业937家。聚焦各产业链要素资源保障,举办金融对接、科技对接等要素对接活动33场,参与企业1104家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