弋江区:锚定“又高又新” 以实干实绩谱写新时代奋进篇章
岁序更新,新元肇启。弋江大地上,处处涌动着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。这动能,是智能工厂里机械臂的精准舞动,是实验室中关键技术的悄然突破,是口袋公园里孩子的欢声笑语,是乡村民宿中游客的悠然驻足……
回首过去一年,弋江区以创新驱动发展,以实干擘画蓝图,沿着高质量发展道路阔步向前。全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2亿元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5.3%,城镇新增就业1.8万人,蝉联全省“亩均论英雄”评价县(市、区)榜首……数字背后,是弋江人勇立潮头的担当,更是百姓可感可及的美好生活图景。
2025年是“十四五”规划的收官之年,是启动“十五五”发展规划的重要之年。弋江区将以“又高又新”为发展坐标,在产业与城市、科技与人文、效率与公平的交响中,谱写新时代的奋进篇章。
创新驱动 产业能级攀“高”向“新”
2月6日,2025芜湖新春大调研首站走进弋江区。在安徽得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,市四大班子主要负责同志实地参观中试线,详细了解项目研发情况。据介绍,德壹能源科技主要业务布局为动力电池+储能电池。其中,动力电池以满足奇瑞集团需求作为基盘,面向全球市场;储能电池面向发电侧、电网侧、用户侧储能,与集团光伏、风能等绿色能源协同,构建光储冲检一体化能源生态。企业员工中,技术人员占比60%,“高新”含量可见一斑。
过去一年,弋江区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。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27.7亿元,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4.9%,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88.3%,三项指标均保持全市领先。45家企业首次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,全年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683家,备案总量连续三年位居全市第一;6家企业入选省制造业“揭榜挂帅”招才引智专项任务名单,入选数位居全市第一;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0家,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“重点小巨人”企业3家,新增数位居全市首位。同时,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新突破,如西电芜湖研究院实现8—12英寸氮化镓外延材料批量化生产,成功开发耐压超过1000V的氮化镓功率器件。
创新引擎的强势推动之下,弋江区产业生态加速完善,产业森林欣欣向荣。首位产业——智能网联及新能源汽车擎旗领航,产业全年实现产值340.6亿元,同比增长29%;芜湖新能源汽车省重大新兴产业基地连续7年获评AAA档次,连续2年考核位居全省第一并获省政府督查激励表彰;iCAR系列车型产销两旺,奇瑞捷途实现营收超550亿元,同比增长167%;舟之航开发轻量化三元电池系统,整包能量比达到190wh/kg,跃居国内领先水平。微电子及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方面,西电芜湖研究院试制成功超宽禁带半导体、6英寸金刚石材料等产品,填补国内空白。现代服务业方面,芜湖高新区获省级“两业融合”发展标杆单位,三只松鼠营收再破百亿,弋江万达开门营业。
2024年,弋江区顶格推进“双招双引”,围绕“一核两翼” “工业上楼”、楼宇经济等精准发力,全年共签约项目117个,总投资203.8亿元;新招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20个,引进和培育领军人才21人、高端人才280人、高层次人才958人,引进大学生1.4万人。优质项目加快落地,优秀人才加速汇聚,为全区产业能级不断攀“高”向“新”注入了新动能。
向暖而行 幸福弋江可感可及
2月6日上午,在南瑞街道南瑞湖广场,一场“送岗位进社区”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热闹举办。弋江区35家重点企业提供精选优质岗位1000余个,涉及新材料、新能源、智能制造、生物医药、酒店餐饮、商贸销售、物业服务等,把岗位送到群众家门口。现场同步开展就业创业、社保医保、民生50项等多元宣传活动,指导帮助居民们准确了解就业帮扶政策、提升自身竞争能力。
这是弋江区将群众冷暖放在心间、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的一道缩影。过去一年,弋江区统筹抓好高校毕业生、退役军人、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,举办线下线上招聘活动240场,城镇新增就业1.8万人。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,获评全国首批科学教育实验区和全省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实验区,集团化办学占比达85%;文昌中学、大学城小学、美好首玺幼儿园、澛港街道中心幼儿园建成开办,新增中小学学位3420个、幼儿园公办学位900个、托位80个。新建保障性租赁住房454套,实施社会临时救助1098人次,完成18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,55个助餐点累计服务老年人就餐20万人次,全省第一个区级青年中心——弋江区青年中心建成投用。
在城市建设方面,弋江区精建细管,精品城区焕新颜,魅力乡村绽新貌,城市能级蝶变跃升。在城区,九华南路、珩琅山路实现快速化通行,长江南路快速化、龙湾隧道项目顺利推进,红花山路等5条道路全线贯通,立体交通系统初步形成,跨区域交通逐渐完善;新增公共停车点4处,公共停车泊位482个,增设公共充电桩219个,初步实现建成区1公里范围内“可停可充”。在乡村,启动1个省级美丽中心村和25个美丽宜居村庄建设;“三湖一坝”入选省旅游“512项目库”,白马街道月溪别院乡村民宿获评国家等级,斗门民宿村九曲栈桥微型湖泊创意提升项目获评市级乡村旅游优秀“双微”点位。在生态建设方面,全区绿化提升4.4万平方米,新建育才园、兴隆园、临江园3处口袋公园,十里江湾公园露营地二期向市民开放;新增省级绿色工厂1家,全区单位GDP能耗继续保持全市最低水平。
民生至上,向暖而行——在一件件民生实事和一个个具体数据中,幸福弋江触手可及。
奋楫争先 聚焦蓝图担当实干
站在2025年的新起点上,弋江区正在以归零心态再出发,以奔跑姿态开新局:锚定“十四五”规划目标,自觉把弋江放在全国发展大格局中、放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战略中、放在市委市政府对弋江发展的战略定位中来审视,打响“又高又新”品牌,提升发展效率,促进社会公平,完善制度建构,全面建设美好安徽、美好芜湖的弋江篇章。
面对新机遇新挑战,弋江区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,坚持产业立区、创新立区、品质立区,集中精力做好打基础利长远和牵一发动全身的大事,以弋江的“稳”“进”为全市多做贡献。2025年主要预期目标是: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%左右;规上工业增加值保持两位数增长;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相匹配;单位能耗产出保持全省领先水平。
为实现全年目标,2025年弋江区将重点做好三大方面工作——
深化产创融合,提效率厚培企业蓬勃发展沃壤。以提升发展效率为导向,尊重市场,立稳企业视角,深化产创融合,以科学扎实的发展动作和优质持续的为企服务,助力企业在弋江区茁壮成长,发展新质生产力,建设现代化宜业城区。
深化产城融合,促公平广筑人民幸福生活乐土。树牢人民本位,深化产城融合,以合理有效的城乡建设和可感可及的为民服务,推动人民安居乐业,建设现代化宜居城区。
全面深化改革,统筹精构政府政通人和善制。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,全面深化改革,加强制度建构,有力有序推动企业服务中心、“12345”便民热线、民情摘报、民声呼应提质增能,高效解决企业、群众急难愁盼问题,建设高质量服务型政府。
奋斗者的步伐永不停歇,实干者的姿态永远向前——站上新的历史节点,弋江区将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、全力以赴的拼搏干劲,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,展现更大担当,作出更大贡献。
芜湖日报记者 赵丹丹